昨天是冥想第 100 天。算是一个 milestone。回头看了一遍这 100 天的 Meditation Journal,记录下第一段旅程的发现和感触。
从 5 月 20 日开始,到 11 月 11 日,一共 175 天。如果从坚持的角度来看,数据不算好看。可是,换一个角度,即使这样的节奏,自己这几个月来的受益,已经令我惊叹;如果能做得更好,那岂不是可以更上层楼?:)
我练习的是 Mindfulness Meditation。Mindfulness 这个词,我还没找到合适的翻译。在各种定义中,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:
Mindfulness i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present, with openness, curiosity and non-judgment.
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,保持开放、好奇、不评判的心态。
当我们处于 mindful 的状态时,应该是思想敏锐、身体轻松、心情平和的。
过去这 100 天,虽然还处于尝试和摸索的阶段,但已经获得了始料未及的惊喜。
惊喜 1:对情绪的体察和应对
确切地说,对情绪在身体上的反映有了更多的体察,从而能增强对情绪的应对。
我们所有的想法、情绪,好似看不见摸不着,其实它们都在身体上有所反映,每个人的反映部位和方式可能会不同。就我个人,当情绪升起时(无论是好情绪,还是坏情绪),会有 3 个体征:
1)面部肌肉,尤其是眼部肌肉会紧张;
2)心跳加速;
3)眉头紧(即使没有皱眉头);再细微点,皮肤会升温。
注意到这些有什么好处呢?我们可以直接通过调整身体的状态,来调整情绪。
知道铅笔试验吧?如果你横过一支铅笔,咬住,让嘴角上翘,这时候如果扫描你的大脑,会显示你更快乐,这时候你甚至都不必去想”我要快乐“。
你或许有过这样的经历,当你紧张时,如果跟自己说「不要紧张,不要紧张,不要紧张」,不仅不一定有帮助,反倒可能适得其反。
而现在,我似乎有了一个新的利器。遇到紧张时,深呼吸,然后专注在自己的眼部、眉头和心跳,进入「当下」,情绪也会变得更加平和。
惊喜 2:思维更明晰,效率更高
我的大脑似乎一直停不下来,总会有林林总总各种想法。最要命的是,常常是一坐下来工作,就有很多想法冒出来。
有时候,我会用关掉网络、全屏工作等方式来增加工作时的专注。这些方法能减少干扰性信息的输入和刺激,但还是不能阻止我的脑袋冒泡。
开始冥想后,情况开始变化
- 第11天,有一刻「突然觉得周围慢下来,间或有小鸟的叫声。真有点像慢镜头的感觉」;
- 第15天,「感觉是到异常平静,一旦体味到这种平静,就不想出来,杂念自然也少了」
- 第16天,「专注于呼吸时,感觉很舒畅,有被 lifted up 的感觉。」
- 第26天,「不刻意深呼吸,更容易体会到入静的感觉。入静的感觉,的确是非常好。」
那时候,用「入静」来描述的状态,其实就是 mindful 的状态(至少我这么认为),环境变慢了,大脑清净了。身体放松,心神合一的状态,的确非常美妙。
而自从体验过这是怎样一种感觉,又观察到如何进入这种状态,以前的打断干扰很快就不成问题了。 首先是脑子的确是清净了很多;同时,如果发现分神了,一个呼吸就可以把它拉回来。譬如我现在写这些字时,一个呼吸,感觉状态就非常好。如果能再配合番茄工作钟,那效率的提高不是一点点,而由此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更是不可言喻。
体验到什么是 Mindful 的状态,实在是一个很大的惊喜。除了工作外,在人际交往、日常生活中,都可以通过关注呼吸,快速启动。
当然,我要承认,Mindfulness 不是我们的默认状态。我还需要有意识的启动,才能进入 Mindful 的状态,也会常常不经意就陷入 Mindlessness,而不自知。
惊喜 3:隔了距离看自己,做出更好的决定
想起上周五的一个小故事。
原本约好傍晚时分和 Irene 和 John 碰头餐前酒。周四工作有点受阻,情绪不高,晚上看看第二天的日历,不想去了,给自己的理由是,「Malcolm Gladwell 的新书,已经摒了一个星期了,周末还有好多事;正好周五晚上可以定定心开始读;而且也不是正餐,再说 Jen 也说不去了。」
这样一来,好像很安心地准备取消了。
Wait a moment! 一念之间,把自己从这个想法中抽出来,隔岸观望,看得很清楚,自己不是真的因为太想读新书,而是因为情绪不高时自然切换到 antisocial 的状态了。
结果,那天晚上,我们三人度过了一个非常有意思而且有意义的晚上,Irene 甚至提议我们应该定期这样聚会。 后来收到 John 的短信。Wow。
很多时候,我们被情绪控制和绑架了。当我们有负面想法或情绪时,大脑会感觉不舒服,会主动去粉饰它,让我们感觉舒服点;而大脑暗地里做的这些事,其实未必是最明智的。Mindfulness Meditation的核心之一就是让我们和情境分离,观察一切,而不做评判。因为不评判,所以不会感觉不舒服,也因此能对事情有更清楚的判断。
Non-judgmental,不做评判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也是出国这几年,在文化的对比和冲击中,意识到我们中国人其实是非常喜欢做评判的,甚至常常很武断,包括我个人,所以更是需要格外地当心。
《情商》作者 Daniel Goleman 近年来研究 Mindfulness 对情商的影响。在他的新书《Focus》中,他提到通过冥想练习,我们会越来越清楚地观察到想法和情绪的产生和演变,也越来越容易捕捉到一些影响或者制约我们的瞬间。当我们这种“捕捉”能力增强时,会在大脑里形成新的回路,并不断强化,形成更为积极更为有效的思维模式。
对,我在冥想;不,没有禅修
总体说来,这短短100天的练习,起起伏伏。我只算是浅尝了冥想的滋味。而更深的体会,和一年前写下跑步周年记《享受跑步,你也可以》时很相似,就是有很多我们没有意识到的障碍,阻碍着我们从知到行。在跑步这件事上,是因为小时候的「意志」教育和学校里的「体育」教育,让我对跑步有了痛苦感受和抵触情绪。1
听说冥想已经很久了。父母是虔诚佛教徒,因为他们的关系,比较早就接触到了佛教的书籍和冥想的概念。去年回国,特地买了一本评价很高的《观呼吸》,深入浅出,看得我频频点头,还不断地推荐给朋友。可是即使这样,我仍然没有开始练习。
冥想和禅修,对应的都是 Meditation。而 Mindfulness,中文里最常见的翻译是”正念“。 禅修、正念,看出些许端倪了吧?如果把 Meditation 和 spirituality 联系在一起,尤其是”禅“、”正“这些概念,拉大了和普通人的距离,也拉开了和日常生活的距离。
这些年 Meditation 在西方日益盛行。这与其 「Marketing」 的方式还是密不可分的。 最初,meditation 其实也是和佛教和灵修联系在一起的,甚至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有这种误解;或者也有人感觉 meditation 就是在那儿傻坐,没什么意思。
近些年,Meditation 被放在了 Mindfulness 的框架下。话说谁不需要 Mindfulness 呢?各种书刊从不同角度介绍 Mindfulness 对身心健康工作生活方方面面的好处,然后指出 Meditation 是达成 Mindfulness 的一个有效途径。 有些场合,为了避免 Meditation 可能带来的语义关联或者心理障碍,甚至不说 Meditation,而只是说 Mindfulness Practice. 而几乎我所接触过的所有指南书、CD、Video,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「去神秘化」,让你慢慢来。
没时间?3分钟也可以;
坐不住?站着也行,走路、吃饭都可以练习;
杂念频出?没问题,很正常。
此外,还有各种各样的公开课、免费练习场所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从知到行的门槛,快速被降低了;而当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谈及 meditation。
回头来看,我所读到的关于 Meditation 的中文书,很正统,理论原理很通透,而且还有太多的“该这样”、“不该这样”。结果包袱重重,什么都明白了,还是没法开始行动。这是理性脑失败的一个例子。
Meditation 不是高智商的活动,也没有技术门槛,重要的是体验。如果能先把自己忽悠上船,体验了,受益了,你自然会自己想着办法往前走。
回望
回头去看这些字,意识到,要把来自 meditation 的获益,截然分开,或许有点难。过去这半年,调整了自己的时间管理系统,工作和学习的系统也逐渐成形。同时,接触到很多新的工具和理念,常常感觉欣喜和激励。所以,过去这半年,几乎是这几年里工作状态最好的一段。是因为 Meditation 催化了好的状态,还是因为好的状态,让 Meditation 的体验更积极?这或许不得而知。
去年11月的回望,跑步开始正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;今年11月的回望,Meditation 成为生活的一部分。
而这两件事,都曾受阻于旧时的成长、教育和文化环境。现在能一点点的剥开来,抖掉它,真是一件幸运的事。
PS:
1、在《穿越漆黑森林后的顿悟》一文里,我回顾了在 Mount Adams 的 Hiking 经历中,mindfulness 起到了怎样的帮助,而这对我,是异常强大的一个信息。
- 预告一下:这是观察体验篇,过几天再总结个技术资源篇。
ChangeLog
- 211011 迁移
- 131113 发布
-
更新链接 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