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PEM的一个中国艺术展看策展人
假如有一个中国艺术展,分3条脉络:仿古之尚、笔墨之美、天下之观。有3件展品分属这3条脉络:
- 1)一个明朝印花瓷碗,碗口有不少小缺口
- 2)一条1958年大跃进时期的大红印花喜被,被面上印着红太阳、长江大桥、社会主义好等图案和字样
- 3)一幅当代毛笔字画,横幅大部分是简笔勾勒的一张书桌,自左上角开始,是画家毛笔书写的意识流体感悟:谁曾经用过这张书桌,桌上都流经过什么样的文字…..
假设你是策展人,你会怎么安排这3件展品呢?
如果是我,我也许会把缺口的碗放进“仿古”,喜被归入”天下“,横幅字画纳入“笔墨”。
这是上周在Peabody Essex Museum(PEM,皮博迪博物馆)看到的以「完美失衡」为题的一个特展。如果我告诉你,策展人把缺口碗归入「笔墨」,毛笔字画放在「仿古」系列,你会怎么想?「天下」系列赫然挂条喜被,这又如何解释呢?因为与自己的直觉相距甚远,于是细细琢磨了一下,颇有惊喜。
8世纪杜甫写下的「国破山河在」,是这一特展的灵感来源。「国破」展现的是社会动荡、外力侵袭,而”山河“是动荡中的恒久,这便是策展人所看到的「完美失衡」(Perfect Imbalance)。中国的艺术文化便如同「山河」一般,纵然历尽变迁,奇美常在,超越时空。
策展人试图通过不同年代不同形式的中国艺术品,寻找几条或明或暗的贯串在中国社会、历史、文化中的思想脉络。仿古之尚(Revering Antiquity)表述的是孔子推崇的「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」,笔墨之美(The Aesthetic of the Brush)表现了中国水墨字画中的自然、流动,甚至透过笔墨呈现的传承和坚韧,天下之观(The View of The Cosmos)体现出不同个体/群体对人与天、地、社会、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。
看到这里,你或许能明白,为什么碗沿的不规则的缺口,在策展人眼里,表现出的是一种自发的动感和坚韧的存在,一张简笔书桌的图画书写的是对旧日的怀思,而一条喜被展现的是那个年代一统天下的红色世界观。而同样的,你也能理解,为什么另一个明朝的哥窑瓷碗,又会并入“仿古”系列。
写下这些,不是说我们要赞同策展人的布置与诠释,我们当然可以有自己的见解。 而是想说明,策展人在这里如何把一些貌似无关的物品,组合在一起,让它们有了意义,有了生命,有了表达的力量。
回想一下我们的博物馆经历,我们常常觉得去博物馆是「学习」。 这是怎样一个学习的过程呢?不同的展品,按照不同的主题展示出来,同时辅之以介绍,有的展览还配有语音导览。展品选择、布置、解说,都有其特定的目的。其实这就是curation;而组织策划这个过程的人,就叫curator,以前笼统的翻译为博物馆馆长,现在也有译为策展人。优秀的策展人,不单是能组织展示,更是透过展示,传播知识,启迪思维,丰富体验,感动心灵。优秀的策展人,是博物馆/展馆的灵魂。
Oliver Ding的Curation Commons
在看到这个展览的5天前,我参加了哈佛教育学院中国教育论坛(CES)的2012年会。这个会议上,Oliver Ding以自己的网际经历,解说了一个对我们很多人都还很陌生的概念:Content Curation 1。这个词我暂时没有找到很好的中译,暂且借用Oliver之称为「内容集展」吧。简单的说,就好比博物馆的策展人一样,把散乱、繁杂、无意义的信息和内容,收集、整理、组合在一起,让它们变得有意义。
Oliver在四川汶川地震期间,收集与地震灾区相关的实时报道,整理制作成PPT,每天在 SlideShare 上发布,很快连续数日跃升至 Slideshare 的首页展示。他制作的PPT,一方面向 Slideshare 的社区有效传播了地震灾区信息,一方面帮助灾区筹款,是通过内容集展推动行动的极好案例。
同时,多年来,Oliver 一直坚持写博客,逐渐在视觉设计、网络协作、社会化媒体等方面,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及口碑。他最近启动了一个 WEE(WE Education)的开放课程项目,在我看来,正是基于 curation 的实践。第一个课程是「海外社会化媒体研修」,这个课程通过图片、案例、视频、PPT等形式,表达了Oliver对社会化媒体的本质、运用、与个人关系等诸多方面的认识。
在CES年会前一天,有幸与Oliver一番长谈。刚开始接触互联网时,就读他的博客,也曾是他积极参与的译言、OOPS社区的一员,却从未曾谋面。倒是万万没想到,多年后,我们竟然在大洋彼岸相见了。有时候,不得不感慨世界虽大,人与人的缘分却是难料。
我在读 Oliver 博客时,一直有个深刻的感受:他的心量很大。这一点,在他谈及 Curation时,再次体现出来了。他所理想的 Curation,不是单单有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独自贡献,而是有一个社区,共同支持共同建设,这在 TEDtoChina 和 WEE 的项目中,有很清楚的表现。他甚至在构想一个 Curation Commons,需要如何的基础设施、激励机制,能让众人一起去策划实施有意义的内容、有意义的事件,并能以开放品牌的形式自然发展、遍地开放。策展人的心量和眼界,也是他们集展内容宽度和风格的一部分。
你也可以做个集展人
在 CES 年会上,Oliver 以他特有的激情,积极号召,每个人都成为一个集展人。或许你会说,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?或者,这个我哪会啊?事实上,你不但应该,也能够。
你应该:
我们都深受信息泛滥之苦,每天被各种形式的信息包围,你或许已经已各种形式在收集各种信息了。可是,如果收集信息没有被吸收消化,我们都只是信息的奴隶。
Content curation 的核心在于对信息进行有目的的组织、整理和呈现,这个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完成知识积累和消化的过程。这对个人知识管理是非常有用的。同时,若你把收集整理的内容表达呈现出来,帮助众人在繁杂之间理出一条清晰的路径,在”造福众生“的过程中,也有利于塑造个人/组织的品牌。
你能够:
我得说,Curation 的出现,其实是为有心人打造了一个品牌塑造的捷径。好比策展人不必自己去画每幅画,去创作每件雕塑,一样也可以表达自己的专业理念和风格,同样的,你不必自己去编写每一个故事,录制每一段视频,一样可以在内容集展上风生水起。
所以,Content Curation 可以让你从 content collection迅速晋级,又可以摆脱 content creation的束缚,还利己利人,何乐不为?
如何做个好的Content Curator?
恰如任何一个行业,总有人做得一般,也总有人做得很棒。在我看来,很棒的内容集展人,最起码能把繁杂的信息以专业、清晰的方式展现,最好能体现自己的理念和风格。 那么如何能做个好的内容集展人?结合前面所讲到的 PEM 和 Oliver 的例子,我先抛砖引玉,谈几个自己想法吧:
- 找到自己的专业领域,术业要有专攻。网络信息够汹涌了,若是没有一个专注点,很容易就会被铺天盖地的信息淹没了,事未尽,身先卒。这个领域可以是职业关注,也可以是生活中任何令你着迷的话题。
- 努力学习积累,目标是成为该领域的行家。从 Collector 到 Curator,只有对该领域实现了足够的积累,才能过滤出最有价值的信息,并比别人更早识别趋势,这才是 curation 的增值部分。当然,你不必等到自己成为专家再去 curation,curation 是帮你成为专家的过程。
- 选定领域之后,可以从关注该领域的行家开始,譬如该领域的书籍、网站、微博等。
- 善用工具,譬如利用 RSS 订阅,Twitter 列表,微博分组等收集内容; BagtheWeb,Flipboard,Scoop.it等整理、呈现内容。同时,题图里其实就包含了很多 curation 的工具。
- 向一些优秀的 Content Curator学习。TED是很棒的 Curator,不单管理视频、Blog、还有创意、活动。
- 正如任何一个新的领域一样,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学习,并不断总结和分享。
Content Curation 于我也是个新课题,所以这里提出的更多是概念上的理解。
一起讨论
我接着问几个问题,希望我们能一起讨论:
- Content Curation,你有更好的中文翻译吗?
- 你有过 curation 吗?如果没有,想要开始吗?想要怎么开始呢?
- 回想你曾经的博物馆/画廊经历,有哪次印象最深刻?为什么让你印象深刻?这些印象,对于个人的 curation,有什么启发吗?
- 对于 Content Curation,你有什么好的资源、工具、经验可以分享吗?
相关资源
- 关于Curation的一本书 – [Curation Nation @ Douban](https://book.douban.com/subject/7068834/)
-
确切的说,Oliver 提出的更广义的 curation的概念,包括新闻、内容、事件等诸多方面。为了解说方便,我在这里及下文,若非说明,都特指Content Curation。 ↩